
阅读本文前,欢迎您顺手点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以后能第一时间收到类似的内容,也便于大家一起交流、探讨。您的支持,是我们坚持写下去的最大动力。
---
日本从地理环境上来说,堪称一个“天生动荡”的国家。这里并不是指社会动乱,而是自然灾害频发。因为日本正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,地质活动极为频繁。未来日本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,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。许多国内外专家甚至作出悲观预测——日本或许会因为不可避免的灾害陷入困境。
展开剩余86%在所有潜在威胁中,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富士山。
日本国土不大,但竟有约270座火山,数量居世界第二,其中111座是随时可能喷发的活火山。而富士山,不仅是日本最高的山峰,也是最典型的活火山。
根据历史记录,自公元482年开始至今,富士山已喷发18次,平均每120年喷发一次。上一次大规模喷发是1707年的“宝永大喷发”,那次距离前一次喷发相隔196年,积蓄已久的能量使得喷发规模极为恐怖。富士山当时喷出约8亿立方米火山灰,如果把这些火山灰装进边长一米的纸箱,可以装满8亿个,堆叠起来高度能达到80万公里,足以从地球到月球再往返一次。
这些火山灰最终会落到地面,覆盖农田,使庄稼无法生长;即便悬浮在空中,也会遮挡阳光,影响作物生长。如果喷发伴随酸性岩浆,还可能带来酸雨,对环境和人体伤害巨大。那次喷发已如“人间炼狱”,但其实只达到5级喷发。可见,如果日本能提前做好准备,损失还能控制。
然而,问题在于:富士山已经沉寂了300多年,远超平均周期。研究表明,它内部岩浆正在积蓄,喷发条件基本成熟,随时可能爆发。
2010年后,富士山的活动迹象明显增强。比如2023年3月,它再次冒出滚滚浓烟,而类似的现象近年频频出现。早在2009年,日本科学家就确认富士山地壳外扩了2厘米,这意味着岩浆正在加速聚集。我国地质学家预测,富士山“最多还能坚持60年”,但“随时喷发”才是更现实的状态。
那么,如果富士山真的喷发,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?
- 轻微情况:若是中基性岩浆喷发,破坏力较温和,日本只要有预案,基本还能应对。
- 严重情况:若是像1707年那样的5级喷发,东京(距离富士山仅80公里)可能遭遇巨大冲击,甚至社会格局“大洗牌”。
- 极端情况:若达到6级以上,喷发伴随的大地震和海啸,可能让日本全国陷入灾难。7级甚至8级喷发,还可能影响全球气候,导致“小冰河时期”。
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科学家长期忧心忡忡。他们担心不仅仅是富士山本身,还包括其他可能引发喷发的因素,比如强震或邻近火山的连锁反应。
事实上,即便富士山不爆发,日本依旧处在高风险中。板块运动使得地震频发。仅21世纪以来,日本已发生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,比如2007年千岛群岛8.3级地震、2011年东日本9.0级大地震等。地震往往伴随海啸,破坏力成倍增加。福岛核电站事故,就是因为海啸造成的。美国地质学家艾伯茨曾警告:如果太平洋与亚欧板块再次剧烈碰撞,日本可能会被海啸吞没。
除了地震和火山,日本的国土面积也在逐渐缩小。一些专家预测,未来50年至100年内,日本可能大面积沉没。这不仅仅是海平面上升造成的,更与火山喷发和板块运动有关。
此外,日本人为制造的环境问题,也可能演变为“自然灾害”。最典型的就是核污水排放。虽然官方声称不会危害人体健康,但其中的放射性元素(如氚、碳14)难以彻底过滤。长此以往,不仅影响日本本国,也可能波及全球。
再加上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,日本未来的困境不仅是自然灾害,还有社会和人口危机。
综上,日本未来面对的挑战远比外界想象的复杂和严重。照理说,一个长期与自然灾害为邻的国家和民族,理应更加敬畏自然。然而现实中,日本在一些决策上似乎并没有体现出足够的敬畏。
---
参考资料:
1. 《日本富士山》, 高中生之友, 2019(Z4):52.
2. 陈梦初. 《日本火山、火山地震研究综述》, 东北地震研究, 1990(01):111-120.
3. 赵日迪. 《透视媒体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——以日本媒体3·11大地震·核辐射报道为例》, 新闻大学, 2011(02):65-73,112.
发布于:天津市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