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马德里,9月14日,本该是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的起点,但就在会前一天,特朗普的一条社交媒体帖子让局势骤然紧张。
他抛出“北约32国?100%关税?”的说法,好像随时会砸向中国头上,还声称这是结束俄乌冲突的“关键一步”。短短一天,原本温和的氛围立刻被打破,谈判蒙上了紧张阴影。中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,当即由商务部宣布对美国模拟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,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。
回顾今年,中美已进行了三轮贸易磋商。年初到7月,双方一度达成阶段性共识,暂停互加关税,并设定缓冲期至11月10日,为马德里谈判铺路。但进入9月,美国突然变招。12日,中国商务部刚宣布第四轮谈判将在马德里举行,华盛顿方面随即扩大出口管制清单,把数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“限制名单”,这已是当月的第二次更新。紧接着,特朗普又高调喊话,要推动北约国家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,还把俄乌局势挂在嘴边,试图通过所谓“二级制裁”向中方施压。
这种逻辑牵强,却暗藏算计——把经贸与地缘政治捆绑在一起,逼迫中国向俄罗斯施压。实际上,这并非特朗普的临时起意,而是其一贯套路:在谈判前制造紧张气氛,以便在桌上占据心理优势。
不过,中方早有准备。9月13日宣布的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就是典型一招。模拟芯片虽然不如3纳米、5纳米先进,但在电动车、工业设备、消费电子中用途极广。中国这一手,等于明确表态:不会被吓倒,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展开剩余63%特朗普的动作远不止关税,还涉及TikTok、金融监管、芯片出口和农业采购。他甚至要求TikTok在9月17日前卖给美国,否则将面临全面禁令。对此,中方立场坚决:核心算法属于国家战略技术,绝不可能转让。与此同时,美国也在拉拢盟友施压,但效果有限。作为谈判东道主的西班牙与中国贸易往来紧密,不可能轻易随美起舞;匈牙利、葡萄牙等国更是心存疑虑。欧洲能源价格高企,政治局势复杂,贸然加税无异于自断财路。至于墨西哥,在美国压力下调整汽车政策,但中方已三次警告,要求不得盲目跟随。
中国的反制也十分精准。除了芯片调查,还加大了从巴西、阿根廷采购大豆的力度,直接冲击美国豆农。要知道,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占其总出口量的四成,一旦失去这个市场,美国农业与财政都会受重创。稀土更是中国的战略筹码,美方的高科技、军工和芯片产业都离不开。一旦限制出口,后果不言而喻。
特朗普试图把经贸谈判变成一场政治秀,但中国并不买账。中国坚持平等互利,立场清晰,既不怕斗,也愿意谈。数据也印证了这种底气:今年前八个月,中国出口同比增长3.5%,产品结构升级明显,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。反观美国,盟友配合意愿下降,内外压力不断。靠虚张声势来逼迫中国让步,难度越来越大。
马德里会谈前夕,局势像一场大戏的序幕,紧张而充满悬念。但这一次,中国已经牢牢站在舞台中央。美国是选择真心合作,还是继续上演政治戏码?答案还未揭晓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中国不会因威胁而退缩,底线清晰,主动权在握。
中美的较量,从来不只是关税或芯片的竞争,更是关于规则、话语权和战略耐力的博弈。马德里的帷幕刚刚拉开,这场大戏,才真正开始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